新聞中心 > 正文
最新播報:

新華社評論員:在開放包容中合作共贏

2015年10月23日 00:22:33 來源: 新華網

新華網北京10月22日電 這是開放包容的中國倡議,這是夢想感召的中國強音。

21日,倫敦金融城因習近平主席的到訪成為全球焦點。從工商峰會到市長晚宴,習主席以史為鑒縱論互利共贏“中國策”,放眼未來闡釋開放包容“世界觀”,對中英關系發(fā)展及各國相處之道提出務實倡議。在象征開放與合作的一平方英里土地上,在中國與世界、東方與西方的坦誠對話中,人們再次聆聽到一個發(fā)展中大國堅持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莊嚴承諾,深刻體會到中國始終不渝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zhàn)略的責任擔當。

“了解和理解一個有著5000多年文明、56個民族、13億多人口的大國,確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深度變遷的世界格局中,無論經濟體量還是政治影響,中國早已成為一股不可忽視的力量。在全球化無遠弗屆、多極化已成大勢的時代,中國怎樣發(fā)展,中國與世界如何互動,同樣是關乎人類未來的重大課題。

讀懂一個國家,必須在其走過的足跡與薪火相傳的民族精神中尋求答案。中國人民“走的是歷史選擇的道路”、“要的是更加美好的生活”、“想的是和平與發(fā)展的世界”,面對全世界的探尋與追問,習主席真誠回應,生動作答。如果不了解近代以來中國的百年苦難和艱辛探索,就不會懂得中國道路的得來不易,也難以領悟“履不必同,期于適足;治不必同,期于利民”的深刻邏輯;如果不能立足中國現實國情看待問題,深入理解13億人民對民族復興的孜孜以求,就無法領會中國走和平發(fā)展道路的強烈意愿,洞悉中國與世界合作共贏的堅定決心。

正是基于這樣的歷史記憶與價值取向,中國在對外交往中始終把握“開放包容、多元互鑒”主基調,順應“相互聯系、相互依存”大潮流,唱響“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主旋律,這不僅是中國順時應勢的必然選擇,也是中國“兼善天下、立己達人”文化傳統的一脈相承,更是中國促進合作、致力共贏的行動指南。習主席深刻闡釋走中國特色發(fā)展道路的必然性,以包容開放的胸懷引導世界正確了解和認知中國,展現了以改革促發(fā)展、以合作促共贏的自信與豪邁。

大道至簡,知易行難,知行合一,方能功成。在和平發(fā)展的人間正道上,中國與各國一起做大共同利益的蛋糕;作為以和為貴和重情重義的古老民族,中國用正確義利觀回應發(fā)展中國家的寶貴支持與真誠友誼,通過提供“一帶一路”、亞投行等公共產品搭建各種多邊機制,不斷尋求各國利益契合點與全球合作公約數。“居高聲自遠,非是藉秋風”,中國主張聚焦全球關切,對接各方機遇,同行者越來越多,朋友圈越來越大。一系列合作共贏的務實舉動,踐行著“中國的發(fā)展得益于國際社會,也必將回饋國際大家庭”的堅定諾言,詮釋了“世界上的路,只有走的人多了,才會越來越寬廣”的深刻道理,勾畫出中國與世界深度聯通的新圖景,架構起中國夢與世界夢交相輝映的新格局。

身處世界多極化、經濟全球化、社會信息化大時代,誰能審時度勢、抓住機遇,誰就能在世界發(fā)展大潮中搶占先機。如果把中英關系置于世界發(fā)展大格局中,就能更加深刻理解習主席此訪的深遠意義。習主席提出的“堅持長遠和戰(zhàn)略眼光”“堅持開放包容的心態(tài)”“堅持合作共贏的理念”“堅持開拓創(chuàng)新的精神”四大倡議,增進互信強調“深”、戰(zhàn)略對接力求“通”、具體合作做到“實”、方式方法突出“新”等四點建議,不但為開拓中英關系新局面指明方向路徑,更為中歐合作乃至世界各國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提供了理念指引。它向世界展現了一種可能:只要相互尊重、平等相待,不同文明的國家就能求同存異、共享繁榮。它向各國傳遞了一個信號:世界正日益形成利益交融、安危與共的利益共同體和命運共同體,同舟共濟、協調合作是實現發(fā)展的必由之路。它也給世界注入了一種信心:30多年的改革開放讓中國實現了經濟的騰飛,在新的歷史時期,中國奉行互利共贏開放戰(zhàn)略的決心更加堅定,中國的發(fā)展必將為世界帶來更多機遇。

培根說:“黃金時代在我們面前,而不是身后?!蔽覀儓孕牛粋€堅持和平發(fā)展、合作共贏的中國,不但能夠開啟中英關系的“黃金時代”,而且能夠與各國攜手前行,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共同開創(chuàng)更加美好的未來。

[責任編輯: 王佳寧 ]

Copyright ? 2000 - 2014 XINHUANET.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制作單位:新華網

版權所有 新華網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00001116911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