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述:汪誠|34歲|工程師|北京
整理:程露、黃燕|記者 編輯:完顏文豪
春節(jié)回湖北麻城老家,除了看望老人,岳父母還有一個安排:參加他們外甥的婚禮。但這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婚禮蒙上了陰影。
遠在宜昌某武警部隊的新郎,可能無法按計劃回家成親了。
但新郎的父母——我妻子的舅舅、舅媽覺得,喜帖發(fā)出去了,喜宴也定好了,再改不方便。老兩口打算讓妹妹代替哥哥,跟新娘完成婚禮儀式。
妻子回麻城后,越想越不放心,不贊成這時還搞大型聚會。她給舅舅和表弟發(fā)信息,勸他們取消婚禮。
大年三十的早晨,滿桌的菜肴,卻沒有一個人動筷子。
在焦慮與不安中,我們全家做出一個艱難的決定:立即返京。
父母和妻子匆忙收拾行李,連親戚朋友送來的土雞蛋、老米酒等特產,都來不及裝進后備廂。安頓好80多歲的奶奶后,我們驅車一路向北。
上高速兩小時后,麻城,這個湖北省黃岡市下屬的縣級市,宣布關閉離城通道:火車站關閉,高速公路出入口實行交通管制。
我摸摸羽絨服口袋里還沒來得及退掉的高鐵票,嚇出一身冷汗。
原本,我們計劃帶著3歲半的兒子,初四坐高鐵返京。由于新冠肺炎疫情,退了兩次票,最后換成大年三十下午的票。
如果不是開車,我們可能就走不了了。
時間回到1月21日,專家已經確定新冠肺炎人傳人。我和妻子商量,從北京回老家的路線,改從安徽六安轉車,不走武漢了。
次日一早,我們一家三口戴著口罩,背包里裝著家中所有存貨——大概十幾個口罩,趕往北京南站。
同一天,我的父母和岳父母,分別自駕從北京出發(fā)去麻城。因為擔心十幾個小時的車程太長,小孩子坐不住,我們就沒有跟他們同行。
很多人說我們一家人心真大,現(xiàn)在想來也很后怕,出發(fā)前并不知道疫情如此嚴重。
我平時工作忙,除了過年,很少有機會回老家看望奶奶。我從小跟著奶奶長大。幾年前,奶奶得了阿爾茲海默病,記得的人越來越少。
今年,我妻子的爺爺病重。這次,我們老小7口回老家,也是為了見老人最后一面。
早晨5:30的火車站,等待安檢的隊伍排到了站外。大多數人都戴了口罩。
小孩子總是充滿好奇,喜歡到處摸碰。候車時,妻子全程攥著兒子的手,只要他碰了什么,就要用口手濕巾給他擦。濕巾還是嬰兒專用的,不含酒精成分。
上車后,我收到公司HR的信息,要統(tǒng)計春節(jié)從武漢路過的職員名單。看著手機上不斷彈出的疫情信息,我有些后悔。
或許,我們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
車廂里幾乎沒人戴口罩,不時傳來幾聲咳嗽。每聽到一聲,我和妻子的神經都會繃緊一下,把孩子抱得緊緊的,一路倍感煎熬。
下午3點多,我們終于抵達麻城火車站。這里距疫情最嚴重的武漢,也就兩個多小時車程。
但小城里的多數人,還沉醉在過年的喜氣氛圍里。人們拖著大包小包涌出車站,目的地只有一個——家。
來接我們的伯伯并沒有戴口罩,絲毫沒有感覺到危險。
到家后不久,我的父母也開車抵達。岳父母直接回了距麻城40公里的木子店鎮(zhèn)。
從這一刻開始,全家討論的話題就是疫情。信息如潮水般涌來,或真或假,年輕人坐立不安,老人將信將疑。
第二天,我們開車到木子店的一個小村莊,與岳父母會合,看望妻子的爺爺。老人狀態(tài)不太好,只能臥床。
在農村,幾乎沒人戴口罩,大家忙著備年貨、打麻將、串門聊天。
為了戴不戴口罩、要不要提前回京的事情,妻子和岳父爭吵了幾次。岳父說:“哎呀,別大驚小怪,沒事兒!”
1月23日上午,一個爆炸性的消息,驚醒了麻城的許多人——武漢,這個省會城市,關閉了離漢通道。
人們開始意識到疫情的嚴重性,不敢隨便出門。妻子一會兒覺得自己嗓子疼,一會兒覺得自己發(fā)燒了,一天給兒子測五六次體溫。
當天,麻城發(fā)布通告,要求居民不要舉行拜年、集會等活動,妻子表弟的婚禮不得不取消了。
接下來怎么辦,走還是留?無論是對我們,還是我們的父母,這都是一個艱難的選擇。
如果按原計劃初四返回,一旦麻城也關閉離城通道,孩子怎么辦?如果馬上走,妻子的爺爺身體狀況不好,也讓我們很擔心。
夜里,岳父的單位通知他早點返京。第二天,也就是大年三十的早晨,我們最終下定決心走。
為減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的感染風險,我和妻子決定同老人一起自駕返京。
我父母的車剛上高速公路,輪胎就出了問題。考慮到小孫子,他們讓我們換乘岳父母的車繼續(xù)走,他們返回城里修車。
非常幸運,他們找到了一家修車鋪。沒想到,大年三十還開業(yè)。
換過新輪胎后,我媽看車空了,還跑回家裝了一些土雞蛋,要帶回來給孫子吃。他們重返高速不到一小時,麻城也關閉了離城通道。
一路上,岳父極少摘下口罩。路上的車很少,沒出湖北的時候,我們總擔心,隨時會被交警攔回去。
北上的路途讓人揪心。我們盡量減少進服務區(qū)的次數,孩子撒尿就用礦泉水瓶接著。
后來,車開到豫冀交界時,高速封路了。交警把所有的車攔進服務區(qū),看我們是北京牌照的,就放行了。
開了12個小時的車,我們終于到了北京,懸著的心總算放了下來。
晚上,坐在北京的家里,春晚剛開始不久,一家人饑腸轆轆。岳母在廚房忙碌著做點簡單餐食。
我們開始了居家隔離的日子。
每天早晨,我和妻子醒來的第一件事,是查看新冠肺炎感染人數,然后向社區(qū)和單位報告體溫。
我們更加牽掛遠在湖北的親人。沒想到,噩耗很快傳來,妻子的爺爺大年初六去世了。
由于封路,岳父回不去。疫情籠罩下,沒有葬禮,沒有賓客。前幾天岳父還說,晚上夢見了他父親,哭濕了枕巾。
家人在哪兒,家就在哪里。比起一些人,我們這個家庭是幸運的。
從麻城歸來后,我們只能暫時被迫宅在家里,而妻子的爺爺和那些逝去的人,卻被永遠困在2020年這個冬天。 (應受訪者要求,汪誠為化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