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和服賞櫻”:與其回避,不如“脫敏”
2019-03-27 07:15:36 來源: 新京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劉遠舉(專欄作家)

  武漢大學作為中日友好櫻花的場地,就不應在矛盾暴露出來后,還在回應中一味回避。

  武大賞櫻風波今天仍在發(fā)酵,事情起因陷入羅生門,各方說法不一。

  男青年的說法是,他因穿著唐裝吳服,結果卻被保安認為和服,保安執(zhí)行校規(guī),覺得和服不適合進入,所以阻攔。

  武漢大學發(fā)布回應稱,與保安發(fā)生沖突的兩名游客,其中一個沒預約卻欲硬闖,且言語挑釁,隨后發(fā)生肢體沖突。

  雖然回應事實上否認了“疑似和服”不能進的說法,但文末卻說“希望公眾遵守學校賞櫻預約規(guī)定,在校期間舉止文明,服飾得體,共同維護良好育人環(huán)境”,隱約透露出那么幾分意思。

  其實,是否有預約,是否因為言語挑釁發(fā)生沖突,都是細枝末節(jié),公眾真正關心的是,到底能不能穿和服賞櫻。我個人覺得,問題可以分為三個層次。

  首先,在當下的中國“民間外交”氛圍中,由于一些民眾的觀念跟不上時代變化的大潮,所以,和服禁忌,甚至狹隘的民族情緒,仍然客觀存在。

  不尊重這種禁忌,會導致潛在的沖突,甚至會波及人身安全——畢竟有因買日本車而被砸到癱瘓的前車之鑒。如此,武漢大學限制穿和服者進入,未必是出于校方的價值觀立場,而是為了避免游客間的沖突,從而出現各種安全問題。這是可以理解的。

  但是,問題還有第二個層次,那就是這種禁忌雖然是客觀的,卻未必是合理的,更不意味著這種禁忌是一種普遍的、必須遵守的規(guī)定。

  實際上,這種禁忌只存在于特定場合下、特殊情況下。比如,在當年西安反日游行時,開日本車就是一種禁忌。

  但是,這種禁忌只是特殊場景下少數國人積聚起來對另一部分國人的強制。與此同時,在更多的地方,在北上廣深的大城市中,不管是肯德基,還是日本料理,更多的國人并不受這種禁忌的影響。那么,能說這種禁忌是一種必須遵守的規(guī)范嗎?

  就武大的櫻花來說,雖與日本有淵源,但如今既然扎根在那里,賞櫻也變成了旅游觀景,大家在櫻花樹下拍照攝影,而不是莊嚴肅穆、苦大仇深,足見在社會各方心中,櫻花已然脫敏。

  另一方面,和服也并非是一個普遍的禁忌,中國游客到日本穿和服,或者穿和服拍照,從來都不是什么禁忌。

  和服沒事、賞櫻沒事,偏偏穿和服賞櫻,就是1+1大于2,甚至性質都變了,自然無從談起。

  這就進入到第三個層次:面對這種并不正確的民間禁忌,武漢大學該做些什么。

  作為保安和部分游客來說,面對和服賞櫻,更多的是潛移默化形成的條件反射。這種條件反射形成的民間外交禁忌,已經落后于時代所需。

  大學本有開啟民智的責任,武漢大學作為中日友好櫻花的場地,就不應僅僅避免矛盾,甚至矛盾暴露出來后,還在回應中一味回避。

  鑒于此,武漢大學不妨多做些建設性的工作,幫助公眾更理性地面對復雜的歷史與現實問題,恢復自身的主體性——這些建設性工作涵蓋面很廣,如立招牌對“唐裝吳服”“和服”的淵源加以科普,提醒公眾對此多加包容,也為因穿和服引發(fā)的沖突提供協(xié)調和公平處理渠道等。若能如此,也能更好地體現大學風骨。

  相關閱讀:

  武漢大學回應“和服賞櫻”風波:游客未預約且辱罵保安

+1
【糾錯】 責任編輯: 韓家慧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苗山脫貧影像志——苗鄉(xiāng)女的讀書夢
苗山脫貧影像志——苗鄉(xiāng)女的讀書夢
福鼎茶鄉(xiāng)迎來白茶開茶季
福鼎茶鄉(xiāng)迎來白茶開茶季
花開映坦途
花開映坦途
合肥:安全教育進校園
合肥:安全教育進校園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980611242868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