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內心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
中科院神經所所長蒲慕明:在祖國的工作是最大的貢獻
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蒲慕明曾經有這樣一個身份——中科院歷史上第一位外籍所長,去年他放棄了美國國籍,再次成為擁有中國國籍的公民。2017年對于蒲慕明來說特別有意義,一是他恢復了中國國籍,二是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誕生在神經所。
蒲慕明出生于南京,成長于臺灣,求學于美國,自1999年擔任中科院神經所首任所長。眼下已69歲的他,下一個目標是什么?蒲慕明接受了本報記者的獨家專訪。
“是時候恢復中國國籍了”
“如果以美國國籍身份在國際上代表中國科學家為中國腦計劃發(fā)聲,有些不合適?!边@些年,蒲慕明一直參與中國腦計劃的規(guī)劃,他覺得是時候恢復中國國籍了。上世紀80年代他加入美國國籍的最重要原因,是當時經常要去世界各國開會,持美國護照前往許多國家不用辦理簽證,比較方便而已。如今,蒲慕明的工作重心早已轉到中國,出國辦理簽證相比以前也方便許多。“我內心從來都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在祖國的工作是我一生中對社會最大的貢獻。”從蒲慕明有了這一念頭,到恢復中國國籍,差不多花了一年時間。
1981年,時任美國加州大學爾灣分校生理系副教授的蒲慕明,為學校和北京醫(yī)學院聯(lián)合開辦的細胞生理講習班授課,這是他離開32年后第一次回到大陸。當時,學員們雖很少提問,但做筆記十分認真。從那時起,他就告訴自己要經?;貒ぷ?。
19年打造一流神經所
“幾乎憑一己之力在上海打造了世界一流的神經科學研究所。”國際格魯伯神經科學獎在評述他的科學貢獻之后,加了這樣一句話。
蒲慕明1999年創(chuàng)建中科院神經所并擔任首任所長,稱得上“臨危受命”。當時腦研究所只剩3個研究組,科研陷入了困境。在蒲慕明帶領下,僅用了短短4年,神經所的13個研究組就突破了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在國際一流學術期刊發(fā)表論文的紀錄。2003年起,在全國科研院所中第一個引進國際化的科研評估體系,與此同時探索人才的流動與退出機制。2009年,組建了腦疾病研究中心,建設非人靈長類平臺。2011年,神經所參加全國國家重點實驗室評估,獲得生物科學類第一。2016年,構建出世界上首個非人靈長類自閉癥模型。去年11月27日,誕生了世界上第一個體細胞克隆猴。據(jù)他透露,神經所眼下正利用克隆猴著手建立睡眠障礙疾病模型,如果順利預計年底可以完成。
科研還是要有緊迫感
蒲慕明2009年當選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士,2011年當選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2016年獲得世界神經科學領域有極高聲譽的格魯伯獎,以表彰他在大腦神經可塑性的分子和細胞機制研究方面所做的開創(chuàng)性工作。
“網上流傳著一封我寫給實驗室年輕人的信,其實里面很多話都不是我寫的,比如不能午休之類?!逼涯矫餍χf,年輕人每周至少要工作6天總計50個小時,否則做不好科研??蒲幸型庠诘膶捤森h(huán)境,但內在還是要有緊迫感。
“請不要購買近期用不著的東西。我十分嚴肅地反對那種趕在年底之前把未用完的經費全部花出去的觀念。如果我們不能用完這些錢,說明我們并不需要它,我們必須把它還給中科院或者其他來源之處。這才是一個有社會責任感的科學家的正確態(tài)度?!边@是蒲慕明曾經給神經所的課題組長群發(fā)的一封郵件。他自己就是這么做的,神經所成立19個年頭,至今沒有一輛公車,他也沒有專車或司機。在搬進新樓前,他的辦公室墻面受潮剝落,他從未要求所里裝修一下。(黃海華)
-
大數(shù)據(jù)"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