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正文
遼寧新賓探索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理新方式
2018-05-17 08:02:02 來源: 人民日報
關注新華網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原標題:遼寧新賓探索垃圾資源化利用處理新方式

  垃圾零填埋 美了村莊護了生態(tài)(一線調查)

  核心閱讀

  “山上綠樹蔥蔥,山下垃圾圍村”,這曾是全國生態(tài)環(huán)境建設重點縣、遼寧省重點水源涵養(yǎng)地——新賓滿族自治縣遇到的一個難題。2016年以來,新賓縣獨辟蹊徑,從源頭抓分類減量,在全縣探索建立“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零填埋”的農村垃圾分類及資源化利用處理新模式。

  推行五指分類法,讓垃圾變廢為寶

  “泔水開門潑,垃圾隨處扔”曾經是遼寧新賓農村多年來的習慣,然而這種情況卻悄然發(fā)生了改變。在永陵鎮(zhèn)金崗村,街道干凈整潔,家家戶戶門前卻找不見垃圾箱的影子,取而代之的是一幅幅伸開的手指——即垃圾“五指分類法”的張貼畫。

  “剩菜、剩飯等可腐爛垃圾堆肥漚肥;碎草、秸稈等可燃垃圾分解燃燒;飲料瓶、廢書等留著賣錢;建筑垃圾用于填坑墊道;廢舊電池等自己不能處理的暫存,村里統(tǒng)一處理?!痹诮饙彺?,村民曹桂榮介紹起了垃圾處理的新方法。

  在下青村村民劉玉敏家的后院,磚塊砌成的漚肥池緊挨著菜地:“每天的剩菜剩飯、爐坑剩下的草木灰就倒到這里,來年變成有機肥上到莊稼地里?!痹谠簝鹊呐镒永?,一個個飲料瓶和紙箱子被收好扎緊,等待出售,而農藥瓶、電池等有害垃圾則被裝進一個特制的黃色塑料桶中,由村里統(tǒng)一收集并送到相關部門集中處理?!稗r藥瓶、廢電池等有害垃圾還能置換一些生活必需品,只要動手分一分,啥垃圾都有用處。”劉玉敏說。

  “以前,冬天大家經常到山上去砍樹當柴燒,現在秸稈、玉米芯、能燒的下腳料都用來做飯燒炕,上山砍樹的越來越少了?!贝迕裰焯焐秸f。

  “據統(tǒng)計測算,我們縣農民每人每天產生約0.8公斤垃圾,其中可腐爛的垃圾占55%,包括餐廚廢棄物、草木灰等;可燃燒的秸稈、樹葉樹枝等垃圾占35%;可賣的垃圾占5%,建筑垃圾占3%,有毒有害的占2%。”新賓縣環(huán)保局局長金毅告訴記者,“這樣一來,95%的垃圾都可實現家庭內處理,變廢為寶實現資源化利用?!?/p>

  改變處理方式,防止垃圾越治越多

  “之前房前屋后、溝渠坑塘等空閑地,都堆滿了垃圾,雖然有垃圾池、垃圾箱,還有保潔員,卻很少清理,往往把垃圾拉到一個地方埋上就完事?!鄙蠆A河鎮(zhèn)古樓村村民李廣珍說。

  “為了解決垃圾問題,縣里、村里沒少想轍。”平頂山鎮(zhèn)下青村村支書唐麗娟告訴記者,“由于保潔標準低、管理水平有限,村里搞衛(wèi)生基本就靠突擊檢查。檢查一結束,很快又恢復原狀。”

  在新賓,以前農村垃圾處理主要是將垃圾傾倒或掩埋在村外的隱蔽地點,“村容村貌看似整潔,但垃圾卻由分散污染轉為集聚污染,加之沒有防滲消毒等專業(yè)處理方式,反而增加了對地下水和土壤的污染。每年縣、鄉(xiāng)、村三級要投入上千萬元,用于增加垃圾車、建填埋場等,對于我們省級貧困縣來說,資金投入難以持續(xù)。此外,采取短期突擊和單一財政投入的方式,也難以持續(xù)。”新賓縣環(huán)保局副局長朱婷婷說。

  古樓村村主任谷懷春介紹,2013年村集體花了2萬元建了10個垃圾池,同時雇用一個保潔員清理垃圾。“我估算了一下,那時候每天都要往垃圾場運送垃圾3到4車,現在一天的垃圾量不足一車。”

  “我們做過調研,不少地方的農村垃圾處理,主要采用村收集、鄉(xiāng)轉運、縣處理的模式。全縣181個行政村,至少要購買幾十臺垃圾轉運車,不算燃油、維修等費用就要幾百萬;每村一個保潔員,全縣每年至少投入181萬;每個垃圾箱700多元,垃圾池要2000多元……”新賓縣人大主任趙連舜說,“長此以往,將陷入垃圾越治越多,財政步步加碼,末端處理設施不足的怪圈,最終甚至有可能拖垮縣鄉(xiāng)財政?!?/p>

  “原來在村里搞垃圾清理,大多都是黨員干部參加,老百姓只看熱鬧,認為這都是干部的事?!庇懒赕?zhèn)副鎮(zhèn)長宋秋鳳有些無奈。

  “這種突擊式的處理方式只能解決一時問題。再則,各村的自身條件、經濟基礎及農民生產生活習慣不同,‘村村一面’的方式無法從根本上解決問題?!壁w連舜說。

  調動村民積極性,黨員帶頭提升環(huán)保意識

  一大早,下青村養(yǎng)牛戶李柏玉準備到村頭的大田地里放牛。老李一手拿鞭子,一手拿鐵鍬,媳婦則推著一個小車緊跟在牛群后?!鞍硞兡描F鍬、推車子是怕牛糞弄臟咱村的路?!崩畎赜窠忉尩?。

  “垃圾分類的主體是村民,調動他們的積極性,培養(yǎng)村民自覺分類的習慣非常重要。我們讓村民充分認識到垃圾治理的必要性,建立起長效機制?!壁w連舜說。

  “我們對全村216戶實行村干部包片,黨員包胡同的包保責任制度,黨員干部進村入戶,面對面?zhèn)魇?、手把手指導?!毕虑啻宕逯汽惥杲榻B說。“村民還可結合自家情況,將處理方式進一步改進?!苯饙彺宕逦瘯魅问Y忠良介紹說,“比如,村民把吃剩的飯菜先喂雞鴨,然后再將禽糞漚肥。建筑垃圾也不用再倒進河里,而是交給村里作填坑墊道的材料?!?/p>

  南雜木鎮(zhèn)轉灣子村是果樹種植大鎮(zhèn)。村民們在房前屋后砌上漚肥池,廚余垃圾、草木灰等可腐爛垃圾不出戶就可直接堆漚肥?!按謇锩娌粌H不再垃圾遍地,咱這果樹也不用化肥了,省了開支,果品質量更是提高了不少?!惫r夏秋娟高興地說。

  在古樓村,每個村民都會唱膾炙人口的“垃圾分類減量歌”;在紅廟子鄉(xiāng)西岔村,評先爭優(yōu)、流動紅旗進家門活動讓村民踴躍參與;在新賓縣的各個農村學校,“小手拉大手”的垃圾分類活動從孩子抓起,間接影響家長,更是取得了良好效果……

  如今在新賓,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遵循“兩類五分”(即五指分類法),處理模式則為“戶分類、戶處理,不出院、零填埋”。新賓縣還制定了農村垃圾處理的“五有四無”標準,即有堆漚可腐爛垃圾的糞堆、有堆放可燃燒垃圾的堆放處、有堆放可變賣垃圾的堆放處、村旁有林木、村內大街小巷有花草樹木,村內無垃圾箱、村內無垃圾池、村內大街小巷庭院及室內無亂堆亂放、村內無衛(wèi)生死角。

  記者手記

  讓群眾成為參與者和主力軍

  在新賓滿族自治縣,雖然胡同里沒有垃圾箱,村里沒有垃圾池,路上沒有垃圾車,可每戶的庭院都干干凈凈,街道更是整潔漂亮。新賓縣用小投入,換來了村容村貌的大變樣,解決了“垃圾圍村”的尷尬。

  目前,垃圾處理和分類的模式不少,然而大多以政府主導的“突擊式”集中治理為主,地方財政壓力陡增,但收效卻并不明顯。

  新賓縣的探索為農村垃圾處理提供了可復制的經驗:緊緊抓住“培養(yǎng)群眾環(huán)保文明意識”這個關鍵,讓群眾成為生態(tài)文明建設的參與者和主力軍,形成了村屯環(huán)境治理自我激勵、相互監(jiān)督、自治管理的格局,走上了“少花錢多辦事”的垃圾治理之路。(記者 劉洪超)

+1
【糾錯】 責任編輯: 聶晨靜
相關新聞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中國向世界敞開懷抱
中國向世界敞開懷抱
藏在綠水青山間的大熊貓“幼兒園”
藏在綠水青山間的大熊貓“幼兒園”
四川航空舉行媒體見面會
四川航空舉行媒體見面會
龜茲樂舞“活起來”
龜茲樂舞“活起來”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76511228443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