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十二屆全國人大五次會議新聞中心舉行記者會,邀請教育部部長陳寶生就“教育改革發(fā)展”的相關問題回答中外記者的提問。
這是陳寶生回答記者提問。新華社記者 薛玉斌 攝
中國國際廣播電臺、國際在線記者:自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統(tǒng)籌推進世界一流大學和一流學科建設的總體方案以來,網(wǎng)絡媒體炒作多個版本,比如擬建的學科和高校是什么?還有人擔心“雙一流”建設會成為“211”和“985”建設的一個翻版,請問“雙一流”在建設管理上將有哪些改革措施,消除社會對它的誤解?同時大家關注的“雙一流”名單大概什么時候?qū)ν夤迹恐x謝。
陳寶生:“雙一流”是2015年以后,我們國家產(chǎn)生的一個新的詞匯,簡略語“雙一流”。它的知曉面相當廣,我注意了一下媒體反應,不僅僅局限于知識界,局限于高校。2015年國務院印發(fā)了總體方案。前不久,教育部等三部委下發(fā)了實施辦法,到此為止,“雙一流”建設頂層設計、配套制度、工作方案、遴選標準、遴選機構(gòu)、工作程序都具備了。這兩年,關于“雙一流”的報道很多,有的網(wǎng)站發(fā)布了“雙一流”學校和學科名單。還有一種猜測,“雙一流”大學和學科怎么遴選,于是采取了一些措施,包括剛才大家提到的挖人才,搞包裝,想包裝上市?!半p一流”要建設世界一流大學、一流學科,它的定性就是八個字“中國特色、世界一流”,標準是中國特色和世界一流的有機融合,它不是“985”、“211”的翻版,也不是升級版,更不是山寨版。它是一個全新的計劃,在“985”、“211”基礎上,把建設世界一流大學的事業(yè)在新歷史潮流下推向前進。怎么回避剛才你提到的弊端,消除這些擔心呢?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明確“雙一流”的遴選范圍。我今天明確地講,“雙一流”遴選范圍,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是平等的。都在這個范圍之內(nèi),只要你認為有這個本事、條件,你就多一點自信。也就是說,我們同等對待部屬高校和地方高校,建不了一流大學,可以建一流學科。兩類遴選,一類叫大學,一類叫學科。二是公平競爭。不能跟過去一樣,一個學校一個學校搞評估,最后確定誰上,誰下。按照中國特色的世界一流標準,需要第三方評估,需要專家委員會評估。我講了四句話,叫做競爭優(yōu)選、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動態(tài)篩選。
所謂競爭優(yōu)選,就是無論是一流學校,還是一流學科,是競爭出來的。俗話說,是騾子是馬拉出來遛遛就知道。專家評選,就是組建專家委員會,這項工作我們正在做,最近幾天做完,組建專家委員會主要由一些戰(zhàn)略專家組成,由他們根據(jù)標準進行評選,這是專家評選。政府比選,就是專家評選之后拿出一流學科建設、一流大學建設的初步名單,由政府根據(jù)服務于國家戰(zhàn)略來比選確定。動態(tài)篩選,是有周期的,不是終身制、固化的,一個周期完結(jié)的時候,如果不行,請讓位。原來是終身制,只進不出。新辦法是有進有退的,是動態(tài)的。我們最近正在組建專家委員會,在專家委員會基礎上,確定標準進行遴選,爭取上半年完成這個程序,公布第一批建設學校和學科的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