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心不慌,去听梆子腔……”
宛梆“天下第一团”唱在百姓心坎上
天将破晓,一辆载着三四十名宛梆演员的大巴和道具车一前一后,从河南省南阳市内乡县出发,沿湍河一路向南。车辆划过冬夜沉睡的行道树,穿过泛青的麦田,挤过热气氤氲、熙熙攘攘的年集,向隔壁邓州市疾驰。
年轻的演员们一路向窗外张望。“今天要唱《清明案》和《收岑彭》两场大戏,都是俺们宛梆的经典剧目。”说罢,年仅17岁的内乡县宛梆剧团演员杨艳旭,笑着向记者伸手“比耶”。
已有近400年历史的宛梆,是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它脱胎于秦腔,经中原文化和楚文化共同滋养,兼有秦腔的高亢激越、楚乐的婉转清丽和中原音乐的规整平和,在豫西南一带深受群众喜爱。
大巴刚进十林镇大池村,请戏的主家便迎了上来,“宛梆,天下闻名!”
作为地方稀有剧种,宛梆的辐射范围远不及“天下”的程度,但在当地人心中却是最好的。据说,红白事能请到宛梆剧团,是一件很有面子的事。内乡县宛梆剧团1992年被当时的文化部命名为“天下第一团”,是该剧种现存唯一的专业演出团体,订单已排满了整个正月——包括大年初一。
“快快快,9点半开唱,赶紧装台”。人群中一声吆喝,只见道具车缓缓展开“双翼”,所有人开始搬东西、扛架子,刀枪剑戟、戏服道具,叮叮咣咣一阵作响,不到半小时,流动戏台就在村口体育场搭建完毕。
随后,演员们或站或蹲,或就着大鼓、戏箱,各自对镜梳妆。油彩上脸,生旦净丑等行当一个个明晰起来。
“噫,瞅你这画哩啥。”16岁的马凯正描着眼,被前辈一把夺过化妆刷,“我来帮你”。
当日是小年前一天,不少村民忙着置办年货,看戏的人并不多,却也有三三两两的忠实戏迷早早等待。“想看梆子戏,多跑十里地,想要心不慌,去听梆子腔……听说今天有宛梆听,俺骑着三轮车就来了。”一位大爷乐呵道。
天光大亮,锣鼓声起,大弦并进,剧团准时开演。
“细雨中恍惚见着公子影,却原来风吹树摇不是意中人……”
宛梆呕一腔,迷了八道岗。
短短一段唱,演员冀珍珠扮演的范秀英花腔清亮又富光彩,几啭之后,又高一层,与发音高锐、宛如鸟鸣的梆胡声相映,妙不可言,这是宛梆最具特色的表演形式。
转眼,戏中范秀英被人酒后误杀倒地,冀珍珠两岁的女儿在台下哇一声大哭起来。剧团成员与家人聚少离多,带孩子上班是宛梆“宝妈”们的常态。
戏台下的观众看得入迷,实时直播的“内乡宛梆”直播间里,也不时飘来几句观众的称赞。
“我们现在已有5万粉丝。”剧团团长武新建向记者介绍,线上直播不仅为宛梆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新观众,打赏收入也让剧团得以维持正常运转。
“触网”后,这一从乡野草泽生发出的古老剧种抽出新的枝丫。
“现在俺们好多演员网上都有粉丝哩,就拿团里的‘金嗓子’王洒来说,还有戏迷朋友追到线下给她送鲜花水果。”武新建向记者自豪地夸赞。
被点到的王洒却说:“没有宛梆,谁认识我啊。”
“事到盛时须警醒,境当逆处要从容”,这幅悬在宛梆戏曲艺术博物馆二楼小舞台的字,似乎早已被所有宛梆人内化于心。
“上世纪90年代我刚进剧团时,宛梆正经历生存危机。”武新建回忆,为了生计演员们不得不各奔东西,剩下的20多人一边培养新鲜血液,一边千方百计“找米下锅”。剧团演出自备舞台、车辆、行李、锅灶,接条电线就能开演,不管什么演出,宛梆人有请必到,演必认真。
今日的内乡县宛梆剧团已发展至百人规模,平均年龄仅30岁,博物馆、戏校、大剧院一应俱全,硬件条件在河南县级甚至地市级剧团中数一数二。但刻在稀有剧种剧团骨子里的危机感和齐心劲儿,仍处处可见:
剧团外出,所有横幅、招牌上都印着联系电话,这一号码已传几代团长,为的是稳定客源、拓展业务;
剧团的演员,人人都是多面手,人人都可救场、补台,60多岁退休返聘的演员杨玉洁兼着团里的炊事员,切好菜上台,下了台还满脸油彩就忙不迭为大家下水饺,“80后”道具车司机庞瑞福,离开方向盘,摇身一变竟成了主演;
宛梆人人心系传承,十四五岁的孩子一样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两个孩子的母亲武新茹日夜学习,37岁考上中国戏曲学院,进入更大平台博采众家之长,80多岁的老团长范应龙,至今还坚持去戏校给孩子们上课……
“宛梆是单根独苗,无论何时一定要守住。”武新建坚定地说。几百年来,宛梆人便是秉着这种朴实信念,历经起落屡挫不衰。
一日曲终,天色渐暗,落日映红了舞台。
村内鞭炮声连连,演员们卸台、装车,来不及多做停留,便又匆匆赶赴下一场演出的排练。唯有《收岑彭》那句激越的“不为利禄为百姓,不求功名求英名”仿佛凝结在空中,久久不散。
(新华每日电讯记者李俊 双瑞 任卓如 郝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