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航迹-新华每日电讯
首 页 电子报纸 草地周刊 调查观察 成风化人 评论 要 闻 综合新闻 新华深读 新华聚焦 新华体育 新华财经 新华国际 新华融媒 医卫健康 品牌说
首页 >正文
2024

10/29

14:40
来源:
新华每日电讯7版 成风化人

青春航迹

记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

2024-10-29 14:40:12 来源:新华每日电讯7版 成风化人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王鹏(左)指导学员开展实验(2024年9月24日摄)。新华社发(王逸摄)

  飞行器的航迹,以天空为画板。

  控制飞行器“绘”出完美航迹,是王鹏的科研方向。

  国防科技大学教授、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得者、军队高层次科技创新人才工程青年科技英才……今年39岁的军队文职人员王鹏,在强军画板上绘出了绚烂的青春航迹。

追梦启航

  金秋十月,国防科技大学的校园里丹桂飘香。

  王鹏办公室书柜正中间一层,整齐摆放着一排肩章、臂章和领花。这是他15年军旅生涯的见证。

  儿时,他就向往穿上一身军装:过年穿军绿色的新衣裳,去照相馆拍照片选军装款式的衣服……上中学时,在一篇题为《写给十年后的自己》的作文中,他写道:“成为一名军人保家卫国就是我的梦想。”

  2003年9月,王鹏考入国防科技大学。6年后,他以专业第一的成绩提前攻读博士。

  同年,王鹏所在的课题组承担了某国家级工程的基础研究工作。

  选择加入就意味着要改变研究方向,意味着要付出更多努力,甚至推迟毕业时间。导师吴杰找到王鹏,征求他的意见。

  “只要是国家需要的,我愿意去做。”王鹏当即回答。2013年,王鹏取得博士学位并留校任教,成为一名军校教员。

  2018年,现役军人转改文职人员的大潮扑面而来。作为所在学院当时最年轻的教研室主任,王鹏主动递交了转改申请书。

  “军队文职人员就是长期稳定为军队服务的,我愿意一辈子留在科大,这既是国家的需要,也是我的选择。”他说,想明白这些,转改是很自然的选择。

强军助航

  国防科技大学三号院区教学楼前,矗立着一尊陈赓的雕塑。大学前身正是由陈赓担任首任院长兼政委的“哈军工”,这是新中国第一所高等军事工程学院。

  高等数学是大学从“哈军工”时期传承下来的“王牌课”。本科期间,王鹏曾担任高数课代表,当时的高数教员李建平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李教员上课几乎不看教材,知识点全在他的脑子里。”

  第一次以教员身份迈进教室的那天,王鹏背着摄像机走向教室后方,在学员们诧异的目光中,把摄像机架好,再上台讲课。课后,他一遍遍回看录像,从讲授内容到仪态、语速、语调,逐一分析不足,对照改正。课堂录制视频、音频,课后复盘的习惯他保持至今。

  王鹏最受学员们欢迎的,就是他的“翻转课堂”。

  课上,王鹏以真实战例为基础建立案例库,通过案例讲解,把蕴含其中的原理拆开分析,帮助学员理解底层知识。学员分组研究,每组派代表上台讲课,全班交流研讨,组间相互质询,师生共同评价,课堂气氛热烈。

  课代表杨云说,同学们上王教员的课特别“卷”:“如果不用功准备,研讨时很有可能下不了台。”事实上,比学员们更“卷”的是王鹏,一堂90分钟的“翻转课堂”,王鹏至少需要用3天来备课。

  这些年,王鹏先后获得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职业院校教学能力比赛军事职业组二等奖、湖南省课堂教学竞赛一等奖,被授予“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能手”称号。

  如今,尽管科研、管理工作繁重,他依然将大量精力投入教学工作。“这里培养的学员,将走向明天的战场,成为军队建设的重要力量。”王鹏说。

胜战远航

  国防科大有一座“跨线桥”,纵贯南北的京广铁路从桥下穿过。

  1970年,“哈军工”主体南迁长沙,教员、学员乘列车千里南下星城。从白山黑水到橘子洲畔,军校为战而研的传统传承至今。

  一次到某部队单位调研时,该部向王鹏团队求助:我们每年要执行几十次任务,任务过程中优化设备控制状态是困扰我们的难题,能不能设计一套适用的系统?

  “我们是军队院校,帮部队解决制约战斗力生成的问题,是我们的职责使命。”王鹏毫不犹豫接下了任务。

  设计系统的过程中,王鹏与同事分析了大量历史数据,从中寻找关联。此外,他们还同步帮助部队培训基层技术人员。

  经过两年多的努力,软件系统被设计出来,彻底解决了该部的问题。

  2015年,某型号装备升级改造过程中出现了飞行器稳定性变差的问题。某部队单位多方求助无果,最终找到了王鹏团队。

  “部队有困难能想到我们,是一种荣幸,更是一份责任。”王鹏团队接下任务,多次到对方单位进行技术对接,最终提出创新性解决方案。

  科研攻关的过程大多是枯燥而漫长的。为了攻克某项技术,王鹏团队潜心研究了5年才最终有所突破。

  一名科研人员的黄金年龄能有几个5年,这么做值得吗?面对外人的不解,王鹏说:“这项研究涉及底层机理,对新质战斗力很有帮助。5年不算什么,在国防科大,有多少人,用了多少个5年,才有了今天!”

  除了在教室上课、在实验室做科研,王鹏常常一边在校园里散步,一边思考问题。

  “慈云桂”“高伯龙”……铭刻着60多位院士和300多位将军姓名的雕塑犹如威武雄壮的方阵,矗立在校园里。

(李秉宣 王微粒 顾莹)

新华社长沙10月28日电

 

责任编辑:冯明
关键词:王鹏,学员,科技,军队,国防
010140010060000000000000011100001310784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