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洛隆:高原狮舞-新华网
新华网 > 文化 > 正文
2024 01/22 10:05:57
来源:新华网

西藏洛隆:高原狮舞

字体: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右)指导学生们跳狮子舞(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邓巴阿尼(左)和孙子一起跳狮子舞(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在击鼓伴奏(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孩子们手捧狮子舞道具玩耍(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左)和弟子们在表演狮子舞(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右)指导学生们跳狮子舞(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右)指导学生们跳狮子舞(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pagebreak

  在位于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硕督村的家中,邓巴阿尼(右)在擦拭狮子舞道具(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孙非 摄

pagebreak

  在西藏昌都市洛隆县硕督镇小学,邓巴阿尼的弟子们在表演狮子舞(1月19日摄)。

  西藏昌都市洛隆县平均海拔约3700米,曾是茶马古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是汉藏交往的重要通道。在洛隆县硕督镇,当地百姓将热巴舞、锅庄舞等西藏特色民族舞蹈元素融入早年传入当地的舞狮中,形成一种兼具汉藏特色的表演形式——硕督镇狮子舞。

  今年69岁的邓巴阿尼是昌都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硕督镇狮子舞的传承人。他从13岁时开始跟随父亲学习狮子舞,至今已50余年。

  过去受条件所限,邓巴阿尼没有闲钱购买舞狮的道具,他就自己动手,用布料和胶水做出狮头,再给毯子缝上草绳编的毛发做成狮皮。“后来生活条件慢慢变好,政府也给了很多支持,我们不仅有钱购买舞狮道具,还有机会去各地表演。”邓巴阿尼说。2022年,由狮子舞改编的节目《吉韵硕督》登上了西藏电视台的藏历新年联欢晚会。2023年,邓巴阿尼和村民们又将狮子舞搬上了中国西藏旅游文化国际博览会昌都馆的舞台。

  如今,年事已高腿脚不便的邓巴阿尼,将工作重心转移到培养下一代舞者上。从2015年开始,他通过政府的“非遗进校园”项目,在硕督镇小学开设的兴趣班里执教,指导学生们学习狮子舞。

  融合了汉藏两地特色表演形式的硕督镇狮子舞,见证着西藏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我们传承狮子舞,就是在传承民族团结的精神。”邓巴阿尼说。

  新华社记者 丁增尼达 摄

【纠错】 【责任编辑:常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