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政 | 國際 | 港澳 | 臺灣 | 財經(jīng) | 法治 | 社會 | 紀檢 | 體育 | 科技 | 軍事 | 文娛 | 圖片 | 視頻 | 論壇 | 訪談 | 微博

2013年4月28日

VOL 22

海外文物到底該怎樣回家?
海外文物到底該怎樣回家?
法國皮諾家族26日在北京宣布,將向中方無償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青銅鼠首和兔首。2009年,這兩件獸首曾在法國巴黎被拍賣,并引起國際社會關(guān)注和譴責,中方也明確表示了反對意見。有人指出,捐贈人亨利·皮諾是佳士得拍賣行大股東,此舉可能只是為了開拓佳士得拍賣行的在華業(yè)務。
  專家表示,20年間國人曾購回大量文物,價格屢創(chuàng)新高,這反而變成了對中國的二次掠奪。然而國家購買和國際追索又存在種種限制。那么流失海外文物到底應該怎么回家呢?
法國人士贈還中國文物

法國人士贈還中國文物

圓明園獸首回中國大陸

亨利·皮諾捐贈青銅鼠首和兔首

26日上午11時,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博物館與社會文物司司長段勇在北京會晤了法國PPR集團董事長兼首席執(zhí)行官弗朗索瓦-亨利·皮諾先生。皮諾先生代表皮諾家族表示,將向中國政府捐贈流失海外的圓明園十二大水法中的青銅鼠首和兔首。此次捐贈的鼠首、兔首,為北京圓明園流失的十二生肖青銅像中的兩件。對此,中方予以積極評價,認為這一意愿符合有關(guān)文化遺產(chǎn)保護國際公約的原則精神,是對中國人民的友好表示,也有利于更多中國流失境外文物的回歸。[點擊詳細]

十二生肖獸首今安在?

十二生肖銅獸首原為圓明園海晏堂外的噴泉的一部分,是清乾隆年間的鑄像。1860年英法聯(lián)軍侵略中國,火燒圓明園,獸首銅像開始流失海外,成為圓明園海外流失文物的象征。目前,牛首、猴首、虎首、豬首和馬首銅像已回歸中國大陸。算上昨日宣布回歸的鼠首和兔首,已有七尊獸首回到中國大陸。有消息稱,龍首目前在臺灣,保存完好。蛇首、雞首、狗首、羊首則下落不明。[點擊詳細]

捐贈是一場精明的生意?

佳士得在華業(yè)務因獸首拍賣受損

2009年,佳士得拍賣行在法國巴黎大皇宮舉辦的拍賣會上,上拍了這兩件獸首。在此之前,中國國家文物局以及國內(nèi)民眾一致要求巴黎佳士得撤拍兩件獸首,但佳士得方面最終沒有撤拍。拍賣會上,拍賣師分別以1400萬歐元將鼠首和兔首拍賣成交。中國商人蔡銘超競買成功后馬上宣布不付款,理由是:因為拍賣品是非法流失,故無法申報把獸首帶入中國境內(nèi)。這場一波三折的拍賣過程引起了國人的極大興趣和廣泛討論,進而一度影響了佳士得在中國業(yè)務的發(fā)展。[點擊詳細]

亨利·皮諾是佳士得拍賣行大股東

亨利·皮諾除了是古馳、彪馬等著名品牌的控制人以外,還在1998年成為了國際佳士得拍賣行的大股東,并保有至今。而佳士得公司剛剛在上海成立了獨資拍賣公司,捐贈這兩件禮物是明顯向中國示好的動作。佳士得在步步爭取獲得中國的好感和支持,并有利于最終取得在國內(nèi)的文物拍賣權(quán)!2009年以后,皮諾家族從獸首原持有人手中買下了這兩件獸首,這次很好地抓住時機做成了覲見禮。[點擊詳細]

國人曾買回大量海外流失文物

中國海外文物通過拍賣業(yè)回流超10萬件

在2012年5月24日舉行的首屆全國藝術(shù)品市場法制宣傳周啟動儀式上,中國拍賣行業(yè)協(xié)會會長張延華透露,20年中,通過拍賣業(yè)回流的中華文物已超過10萬件,其中不乏重要的國寶級文物被國內(nèi)重要博物館收藏,拍賣已成為百年來遺散海外的中國文物回歸國內(nèi)的重要途徑。[點擊詳細]

民間回購成為財富二次掠奪

原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員會流散文物處處長許勇翔曾對媒體表示,大多數(shù)現(xiàn)身拍場的流失海外文物的市場價值遠低于拍賣價,之所以不斷拍出天價,是外國人利用中國人的愛國心理,趁機抬價。他說,能上拍的只是一般文物,珍貴文物都在博物館里放著呢。”曾作為圓明園銅獸首追索律師的劉洋一貫反對拍賣非法流失的中國文物。他曾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很多國家的拍賣企業(yè)把圓明園文物做成知名品牌,通過炒作獲取更高的市場回報。通過拍賣市場回購,也被眾多專家學者所反對,認為這客觀上反而變非法搶掠為合法流通,是對中華民族尊嚴的又一次傷害。文物部門亦多次表示,對非法流出的文物,應該歸還中國,而不是回購。[點擊詳細]

追索流失海外文物難在何處?

依法追索面臨認定難

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1990年通過的“國際公約”,溯及力和約束力非常有限。一是追溯期限有相應限制,流失時間超過期限就不受公約保護;二是公約并不對所有國家有約束力,必須是兩個認可公約的國家簽署協(xié)議才生效。一些西方國家不加入該公約,就有借口不歸還其在殖民時期掠奪的各國文物。此外,界定流失海外文物的“合法”與“非法”的標準始終非常模糊,邊界也不清晰。很多被劫掠的文物,幾經(jīng)轉(zhuǎn)手,新的持有者可能通過合法途徑獲得,就不能作為臟物進行追討。[點擊詳細]

協(xié)商方式難以實現(xiàn)

劉洋律師曾經(jīng)設想過,除了法律手段,是否可以通過一些其他方式來實現(xiàn)文物的追索。比如交換,利用中國收藏的一些歐洲文物把中國文物換回來?;蛘哂弥Ц秷箨P(guān)費的方式,以一個合適的價錢把文物贖回來。然而,這種方式看起來似乎是國人的一廂情愿。追索流失海外文物是一個漫長的過程。有評論稱,隨著中國國家實力的增強和國際地位的提高,中國必將獲得更多的話語權(quán),收到更加顯著的成效。也有專家呼吁,國家應加強在追討流散文物方面投入的人力物力,同時動員社會力量,多管齊下,形成合力,盡早促成更多流散文物的回歸。[點擊詳細]

【責任編輯】林杉
最后通牒為半島局勢火上澆油

Vol 21 最后通牒為半島局勢火上澆油

媒體報道,韓國4月26日向朝鮮發(fā)出“最后通牒”,如果朝方拒絕與韓方召開旨在解決開城工業(yè)園區(qū)問題的韓朝工作會談,韓方將采取“重大舉措”。就在幾天前,朝鮮軍方還曾以韓方侮辱朝鮮領(lǐng)導人為由發(fā)出過“最后通牒”,聲稱要進行“不做預告的報復行動”。[點擊詳細]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2000000000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