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筆:里約狂歡節(jié)桑巴探源
2018-02-09 18:51:41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里約熱內(nèi)盧2月8日電 隨筆:里約狂歡節(jié)桑巴探源

  新華社記者趙焱 陳威華

  每個周一和周五,在里約熱內(nèi)盧港口區(qū)附近的“小非洲”,一塊帶有臺階的大石頭下都會擺上兩張桌子,四五個樂手兼歌手圍坐在桌子周圍邊彈邊唱,周圍觀眾跟著節(jié)奏起舞。這一巴西傳統(tǒng)的圓圈桑巴表演已在這里持續(xù)了10年。

  圓圈桑巴在2005年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名錄,世界各國游客熟知的狂歡節(jié)桑巴也來源于圓圈桑巴,而那塊有臺階的大石頭被稱作里約桑巴的搖籃。

  事實上,桑巴在1860年左右就在巴西開始傳播,但沒有人能夠說出確切的年份。1916年11月27日,一些巴西黑人歌星錄制了一張名為《電話情歌》的唱片。這張唱片于次年推出,被認為是第一張在巴西錄制的桑巴唱片。這張唱片推出后廣為流傳,讓桑巴這種音樂形式在巴西全國流行起來,因此后人就把1917年視為桑巴誕生年。

  “桑巴”一詞的起源有很多版本,巴西人普遍接受的說法是從非洲安哥拉或剛果的部族基姆本杜語中的“森巴”一詞演變而來,意為一種激昂的肚皮舞。這個詞最早出現(xiàn)在1838年2月伯南布哥州的雜志《甲殼》上,指一種當時流行的黑人舞蹈。

  從16世紀30年代到19世紀中葉的300多年間,葡萄牙殖民者從安哥拉和非洲其他地區(qū)向巴西販賣黑奴。路途遙遠,黑奴在船艙中一窩幾十天,到岸時腿腳不靈便,賣不出好價錢。因此,殖民者就每天把黑奴趕到甲板上,以敲打酒桶和鐵鍋為伴奏,讓他們跳一通“森巴”舞活動筋骨,這就把這種流行于非洲的舞蹈無意中帶到拉丁美洲。

  桑巴最早是在東北部黑奴最多的巴伊亞州流行。19世紀末,隨著里約成為巴西的政治、經(jīng)濟和文化中心,大批東北部移民來到這里,并帶來了他們自己的文化,其中就包括桑巴。

  被里約市政府命名為“桑巴搖籃”的大石頭名字叫“鹽石”,因這里最初是運送食鹽的船只卸貨的地方。當時岸上的纖夫就是來自巴伊亞州的黑人,他們閑暇時一起跳桑巴,“鹽石”成為第一個固定的桑巴表演地點。

  桑巴如今已成為巴西的象征,但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桑巴在巴西屬非法。據(jù)里約桑巴博物館負責人德西蕾·雷耶斯介紹,盡管巴西早在19世紀就已廢奴,但20世紀初黑人在巴西經(jīng)常是“小混混”和“犯罪分子”的同義詞,黑人中流行的舞蹈自然不能進入主流社會。警察看到黑人聚集在一起跳舞,甚至認為他們是在從事非法活動。

  為此,眾多桑巴音樂家奔走呼吁,爭取桑巴合法化。終于在1935年,桑巴舞校制度開始在狂歡節(jié)上實施,正式得到里約市政府的認可。當時最有名的舞校叫“曼蓋拉第一站”,其創(chuàng)始人之一卡托拉成為當時全國最有影響力的音樂家。他創(chuàng)作的很多歌曲被傳唱,特別是被在美國百老匯演出的巴西歌星卡門·米蘭達翻唱之后,桑巴、狂歡節(jié)很快揚名世界。

  在熱圖利奧·瓦加斯總統(tǒng)執(zhí)政期間,政府為桑巴舞校發(fā)布公共廣告,舉行大型舞會,如“大眾音樂日”“大眾音樂之夜”等。里約市立劇院也開始接受桑巴藝術家的表演。一些桑巴藝術家還隨總統(tǒng)到國外訪問,推廣這一文化形式。這讓桑巴不再是底層黑人“不入流”的藝術,成為巴西的“國民音樂”。

  在黑人音樂家吉爾貝托·吉爾擔任文化部長期間,圓圈桑巴正式被聯(lián)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chǎn)。每年的12月2日被政府定為桑巴日。

  雷耶斯認為,桑巴成為與足球一樣的巴西關鍵詞,但在巴西國內(nèi)還是沒有得到政府部門應有的重視。時至今日只有里約有唯一一家桑巴博物館,這家博物館于2016年才正式開放。

  讓人欣慰的是,民間藝人們一直在為繼續(xù)推廣桑巴做努力。2007年,一些桑巴音樂家為了銘記桑巴發(fā)展史,定期在里約的“鹽石”舉行圓圈桑巴表演。只要不下雨,每個周一和周五都有專業(yè)或業(yè)余的樂師參加,表演不收門票?!胞}石”桑巴由此成為體驗巴西傳統(tǒng)的旅游項目。

點擊查看專題

+1
【糾錯】 責任編輯: 成嵐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平昌冬奧會開幕式舉行
平昌冬奧會開幕式舉行
江西峽江:絲糖飄香年味濃
江西峽江:絲糖飄香年味濃
朝鮮藝術團在韓國舉行首場演出
朝鮮藝術團在韓國舉行首場演出
西安大明宮上演3D光影秀
西安大明宮上演3D光影秀
?
010020030300000000000000011154711298097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