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識平:春運,流動的中國在路上
2019-01-22 21:29:45 來源: 新華網(wǎng)
關注新華網(wǎng)
微博
Qzone
評論
圖集

  新華社北京1月22日電 春運,流動的中國在路上

  辛識平

  日前,為期40天的2019年春運拉開大幕。近30億人次出行,讓這場“人類規(guī)模最大的周期性大遷徙”再次走入人們視線。一個流動的中國,開始了新的出發(fā)。

  今年的春運很潮。廣深港高鐵、杭州至黃山高鐵、成都至雅安鐵路等多條新線首次加入,進一步提升了春運的運力;十余輛超長版復興號動車組亮相京滬高鐵,刷新著回家的速度。更不用說刷臉進站、“無紙化”通關等“黑科技”,不僅緩解了春運的壓力,也帶來更加便捷的出行體驗。

  今年的春運很暖。高鐵上,一份“因地制宜”的貼心菜單,激發(fā)著吃貨們的味蕾;一方手工制作的哺乳擋簾,為媽媽和孩子送上溫馨呵護。無論鐵路、民航,還是公路,工作人員和志愿者們盡心盡力,一句提示、一句問候、一杯熱水、一個笑臉,無不讓歸途增添了幾分暖意。

  在中國,很少有一件事像春運這樣牽動人心,又承載了這樣多的情感與記憶。

  “春運”一詞早在上世紀50年代就見諸報端,但在大多數(shù)中國人心中,春運真正成為“國民記憶”卻是在改革開放過程中。成千上萬的農(nóng)民工回家過年,與探親返城的人流交織,形成獨具中國特色的“流動”場景。

  曾幾何時,人們帶著鋪蓋卷通宵排隊,綠皮車的廁所擠滿了人,“金雞獨立”動輒十幾、甚至幾十小時的“囧途”如家常便飯。一部春運史,承載幾多鄉(xiāng)愁,又映照出多少時代變遷。出行人次從改革開放之初的1億人次增加到如今的近30億人次,列車時速從40公里提升到350公里,變化的不僅是數(shù)字,更是科技水平、組織能力和服務質(zhì)量等方面的“硬核”實力在攀升。

  春運構(gòu)成了一道獨特風景,它以最生動、最直接的方式,讓每個人真切感受到時代快速前行的腳步。如今,曾經(jīng)貼著“艱辛”“心酸”“受罪”標簽的春運,正在離我們遠去。運力供給更給力,運輸組織更高效,旅客體驗在改善——中國的春運,就像復興號一樣,奔馳在中國大地上,不斷駛向新的遠方。

  曾有一家國外媒體發(fā)問:為什么那么多中國人長途跋涉也要回家過年?這個在不少“老外”看來有些費解的問題,在國人的心目中,卻是一種理所當然的選擇、一種深入骨髓的念想:因為遠方有家的味道,有親情的慰藉,只有回到出發(fā)的地方,我們才能找到拼搏的初心,找到情感的歸依。今年春節(jié),到大城市“反向團圓”,將成為不少“80后”“90后”陪父母過年的新方式。無論正向反向、故鄉(xiāng)他鄉(xiāng),奔波的旅程中,對家人的思念,對團圓的期盼,從來沒有改變。

  車輪飛馳,不覺經(jīng)年。我們就這樣年復一年,上演著關于親情鄉(xiāng)情的大遷徙。春運的故事正在繼續(xù),不斷提速的“中國號”列車,一次次串聯(lián)起我們的家和遠方……

+1
【糾錯】 責任編輯: 尹世杰
新聞評論
加載更多
深夜巡查確保春運安全
深夜巡查確保春運安全
春節(jié)紅燈籠小年夜點亮長安街
春節(jié)紅燈籠小年夜點亮長安街
春運路上的藏族姐妹
春運路上的藏族姐妹
忙碌的臨客餐車
忙碌的臨客餐車

?
010020020110000000000000011106401124027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