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半生多感慨,一死竟從容”
記住鄧纘先,記住這位民國戍疆、一家三代殉國的“七品芝麻官”
愛國戍邊官員、邊疆史學家、杰出的邊塞詩人……這3個身份,完美地融合在一個人身上,他就是民國時先后戍守新疆五縣的“七品芝麻官”鄧纘(音為zuǎn)先,也是近代史上有記載的死于新疆暴恐事件的第一位中央政府派駐主官。
古稱“西域”的新疆大地,遼闊而滄桑,豐富而多元,是一個故事不少傳奇多多的地方。來往于此的蕓蕓眾生們,在艱難行走中開辟了西域古道,在開疆拓土里鑄造了自己生命的輝煌,順道也譜寫了歷史,成為名垂青史的英雄。鄧纘先,這個遠道前來新疆赴任的廣東客家人,就用自己的腳步和壯舉,譜寫了一段“半生多感慨,一死竟從容”的永世留傳的新疆歷史。
▲鄧纘先紀念館中的雕像。
南北疆交替任職18載
新疆葉城縣是古絲綢之路南道重鎮(zhèn),地處帕米爾高原與青藏高原的結合部,同巴基斯坦、印度相鄰,與克什米爾交界,邊境線長102公里。由于處在新疆、西藏兩區(qū),喀什、和田、阿里三地之要沖,葉城素有“新疆穩(wěn)定看喀什,喀什穩(wěn)定看葉城”的說法。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復雜的歷史背景,使得葉城縣歷來就是分裂與反分裂斗爭的前沿陣地和主戰(zhàn)場。
掩映在高大核桃樹下的葉城縣地廣人稠,縣域面積3萬多平方公里,幾乎與海南島旗鼓相當。境內水源充沛土地肥沃,是我國著名的核桃之鄉(xiāng)、石榴之鄉(xiāng)、玉石之鄉(xiāng)和歌舞之鄉(xiāng)。這個擁有50多萬人口的南疆大縣,2000多年前就是西域著名的古道名城。
2014年9月,葉城縣一座清代仿古縣衙建筑風格的院落里,鄧纘先紀念館落成開館。鄧纘先何許人也?1914年9月,博學經史的他考取新疆知事,受中央政府派遣,年近五十的他懷著一顆赤誠之心,從廣東紫金縣出關,一路跋涉行走8個多月,不遠萬里來到新疆赴任,一守就是18年。
18年間,鄧纘先先后在新疆烏蘇、葉城、疏附、墨玉、巴楚等地擔任過知事、縣長等職務。他戍邊愛國、務實為民、廉潔從政、獻身邊塞。18年中,鄧纘先只在母親病逝時返回家中盡過孝,其余時光,都在新疆戍邊守民。1933年,席卷南疆多地的民族分裂分子暴亂蔓延不止,為保護當地百姓,鄧纘先死于巴楚縣長任上,享年64歲。同時遇害的還有其長子鄧儔卓、兒媳、孫子等5位親人。
鄧纘先生前除發(fā)展農業(yè)、興修水利、改善民生外,還撰修了《烏蘇縣志》《葉城縣志》《葉迪紀程》以及《毳廬詩草》《毳廬續(xù)吟》《毳廬詩草三編》等3部詩集,共收入詩詞近2000首,其西域詩“胸填朔氣,字帶邊聲,是閱歷有得之作”,這些詩作奠定了鄧纘先在西部邊塞詩壇上的地位。
鄧纘先的詩多表現自己的志向和思想,記敘新疆人事、風物、山水、農事等內容,情真意切,具有很高的邊疆政治、史地和文學價值,成為新疆歷史文化發(fā)展、中國神圣疆土的“詩征”?!澳袃贺搲阎?立功西北陲。投鞭萬里去,駿馬如飚馳。愿攜鸞為群,不與雞爭食”的詩篇,就是他在新疆不屑與小人為伍的節(jié)操寫真。
為了紀念鄧纘先這位和南疆豐茂大地有著特殊感情的人物,我們懷著崇敬的心情走進葉城縣鄧纘先紀念館,徜徉在古樸幽靜的園區(qū)中,恍惚間仿佛走進了民國初年的新疆,走進了曾經的蹉跎歲月,走進了一段不應被忘懷的歷史。
鄧纘先紀念館位于葉城縣新區(qū),占地3062平方米,由上海援疆指揮部投資500萬元建設。整個紀念館以清代衙役建筑風格為主調,復原了當年縣知府建筑的風貌,全方位展示了鄧纘先工作、生活、信念和責任等多個層面的歷史史實,詮釋了一位戍邊守土、愛國愛民、勤政廉政的早期援疆官員形象。這里也是葉城縣的愛國主義、民族團結、國防和廉政文化教育基地。
一進入紀念館儀門,映入眼簾的就是一副對聯:左聯“法懲邪惡民常樂”,右聯“律守綱常國永寧”,橫批是“明察清廉”,這也是鄧纘先這樣的有志之士不遠萬里來到邊疆工作的真實寫照。鄧纘先文化陳列室里通過幾幅壁畫概括了鄧纘先在葉城駐守期間的主要成就,包括撰修史志,不畏艱辛巡視國界;發(fā)展生產,關注民生,體恤民情;頑強自律,投筆從戎的愛國精神?;字?妻子和孩子為他在家鄉(xiāng)買了壽地,催他葉落歸根,他卻在家信中寫道“游子遠行役,應將返征途?!薄靶Q絲吐未盡,春深蠶不眠?!斌w現了他游子思鄉(xiāng)的期盼心情,又表現了他衛(wèi)國鞠躬盡瘁、無怨無悔的奉獻精神。
實地踏勘中印邊境
作家崔保新在他的專著《沉默的胡楊——鄧纘先戍邊紀事1915-1933》里說,翻開新疆的歷史,有太多可歌可泣的歷史名人,他們大多被人們記錄在案,而類似于鄧纘先這樣的“七品芝麻官”,在任期間做了很多執(zhí)政為民的好事卻鮮為人知?!拔覍戉嚴y先,希望以他那眷顧祖國邊陲山河和百姓蒼生的眷眷之情啟迪和垂范后人?!?/p>
1920年初春,春寒料峭。時任葉城縣知事的鄧纘先決定親自前往治內的中印邊境踏勘考察,只因“卡在葉城縣西南一千二百八十里,西距喀什道治一千九百二十里,北距省治五千四百六十里,與坎巨提交界,亦可通往印度國,防邊戍邊關系重要。近復有坎人越界偷種情事,奉命往查曉諭阻止,并招募纏布各民,前往開墾,以固邊圍而免侵越?!?/p>
在民國年間鄧公編纂的《葉城縣志》中,收錄了他親往中印邊境所撰寫的邊情調查報告《調查八扎達拉卡邊界屯務暨沿途情形日記》,在日記中鄧公記錄說“乃于民國九年三月十四日起行,計往返一月”,即1920年3月14日-4月14日。此行歷時一月,往返路程3750里,其中跨越6000多米的達坂數座。
鄧纘先一行由葉城南行進入喀喇昆侖山主脈,沿途山高河闊,崖險冰封。有人以天寒路險為由,勸告鄧纘先不要親身前往邊卡。“年逾五十不為老,壯年出塞戍邊垣”,時年50歲的鄧纘先正義凜然地答道:“危險者境也,處境者心也,常存此處處有危機之心,則恐懼修省,自可轉危為安;常存此時時有險象之心,則思患豫防自能履險如夷。況該處并非人跡所不能到者,何慮焉?!庇腥苏f前官員從未到過邊卡,鄧公再答:“此卡既為中國土地,主權所在,任得任聽坎人越界偷種。此次我為實地查勘而來,不能半途而止。”“主權所在”四個字,義正詞嚴,擲地有聲,鄧纘先錚錚鐵骨捍衛(wèi)疆土的形象躍然而出,此記錄堪稱史志保國護疆的典范。
“歷盡冰霜詩骨健,煉成鐵石宦心堅?!贝舜螌嵉靥た敝杏∵吘?鄧纘先騎馬和牦牛走了8天,3月22日到達八扎達拉卡,記曰:“卡在河邊東,一水來匯??ㄩT南向,磊石為墻,高八尺,房屋四間,深十四丈,闊十丈。有卡人四人看守,并住眷。卡后有小炮壘一間。”這就是民國初年喀喇昆侖山中邊卡及邊卒的縮影。3月25日,鄧纘先來到葉爾羌河上游?!皳寥嗽?地質平坦較優(yōu)的土地,時被坎部人侵占、欺凌,我儕人單力弱,莫可奈何。”
鄧纘先當年的巡邊日記,在1962年中印邊境之爭時派上了用場。來自北京的專家?guī)е嚴y先所作《葉城縣志》,以其巡查邊情的報告作為領土之爭的重要史證。多年之后,中印勘界,我方許多依據仍據鄧公當年所書,其中就有根據鄧公所書繪出的邊界地圖??梢哉f,鄧公所著邊疆史學著作《葉城縣志》及其勘察喀喇昆侖界時撰寫的巡查邊情報告,為祖國的疆土完整提供了強有力的證據,以文載史、以史保土,功不可沒。
如今的葉城縣境內,還有一座烈士陵園,46位犧牲在1962年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的烈士們就長眠于此。這次中印自衛(wèi)反擊戰(zhàn),是新中國成立后在我國發(fā)生的第一個反侵略戰(zhàn)爭,位于219國道即新藏公路零公里起點的葉城縣,是那場戰(zhàn)爭的交通要道和后勤補給基地,西線指揮部就設在219國道上的康西瓦。在前線部隊的英勇善戰(zhàn)和后勤軍民的團結支援下,西線戰(zhàn)斗于當年11月取得了勝利。1965年,為紀念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為維護祖國領土完整和人民利益而英勇獻身的戰(zhàn)斗英雄和革命烈士修建了葉城烈士陵園,這也是新疆唯一一座具有國防性自衛(wèi)反擊戰(zhàn)的烈士陵園。
每年清明,葉城當地駐軍和各族干部群眾、學生都來掃墓,抒發(fā)對烈士的緬懷之情,牢記烈士的豐功偉績。整個陵園掩映在綠樹叢中,莊嚴肅穆,陵園大門兩邊雕刻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叫日月換新天”的挽聯。中印邊境自衛(wèi)反擊戰(zhàn)中一等功臣、滾雷英雄羅光烈士,戰(zhàn)斗英雄、一等功臣王忠殿烈士,戰(zhàn)斗英雄、一等功臣司馬義·買買提烈士,就安息在陵園墓區(qū)前排。同葬于此的還有100多位犧牲及病故的解放軍指戰(zhàn)員。
▲1933年殉職于新疆巴楚縣的鄧纘先及其家人。攝影:記者 李曉玲
慘死暴恐分子之手
辛亥革命后,中華民國成立。是時新疆幅員遼闊,人煙稀少,百業(yè)待興,急需一批有經驗有才干的治疆人才。執(zhí)掌新疆軍政大權的楊增新給中央政府上書說:新疆一省遠處極邊,形勢重要分發(fā)人員,憚于艱阻帥多趨避,以致邊疆要地,任用無才……自非遴選熟悉邊情,負有遠志之士分發(fā)該省,整理一切。不足以開通風氣,交換知識……
1914年,北洋政府安排了一場專門為新疆選拔官員的全國統(tǒng)考。最終,295人榜上有名,其中19名知事幾乎均來自經濟發(fā)達、文化教育領先的江南,包括湖南、湖北、廣東、四川等地。舉全國之才支援新疆,有利于達到開通風氣、交換知識的目的,也真正為邊遠的新疆輸送了一批優(yōu)秀的基層官員。15歲即考中秀才,十里八鄉(xiāng)聞名,善賦詩作詞的鄧纘先就從此次選拔考試中脫穎而出,由廣東至新疆從政,開啟了他在新疆18年的戍邊生涯。
鄧纘先戍邊18載,胸懷高遠,愛國、愛民、愛疆,為官清廉勤政,兢兢業(yè)業(yè)為新疆人民服務、為當地各族群眾造福。任職期間,他教民造水車,灌溉農田,促進了邊疆農業(yè)生產的發(fā)展。《烏蘇縣志》記載:鄧纘先在烏蘇主政兩年,遍至烏蘇城鄉(xiāng),考察地理,體驗民情,多有建樹。他先后修建了五道橋、東關橋今太平橋,便利交通;開挖六十戶莊新干渠及其兩條支渠,灌溉農田4000余畝,百姓稱賢。卸任葉城知事時,“父老子弟壺漿餞送,十里五里,長亭短亭,至玉河邊,猶留戀涕泣”。鄧纘先的上級、塔城第一任道尹、莎車地區(qū)現代教育的奠基者汪步端也稱贊鄧纘先“官要讀書作,心如為政純?!?/p>
1932年,鄧纘先出任巴楚縣縣長。巴楚地勢險要,居喀什、阿克蘇、和田三地樞紐。1933年春,和田的穆罕默德·伊敏和沙比提大毛拉等人在英國間諜的策劃下成立了所謂的“東突厥斯坦伊斯蘭共和國”,派出一股用大頭棒武裝起來的部隊竄擾巴楚。時任巴楚縣長的鄧纘先,面對分別來自和田、喀什、阿克蘇3個方向的叛亂勢力,面臨著戰(zhàn)守兩難的選擇。
據《巴楚縣志》記載,在1933年的戰(zhàn)亂之中,大片民房被焚燒拆毀,縣城內的兩座大建筑——縣政府和監(jiān)獄亦遭焚毀,縣政府歷年來的檔案化為灰燼。未倒塌的房屋成了軍隊喂馬養(yǎng)牛之所,縣城實際上成了一座空城。戰(zhàn)火使大片土地荒蕪,大批牲畜被宰殺,生產力遭到極大破壞。百姓生活無著,流離失所,大批漢、回、維吾爾、柯爾克孜族同胞死亡。在事關國家分裂、國土安危之際,鄧纘先率眾守城,城破后以身殉職。12年前他在《挽周道尹阿山殉難》詩中寫下的“半生多感慨,一死竟從容。浩氣霄沖鶴,英魂劍化龍”的豪邁詩句,竟印證了巴楚之難,成為絕筆。
做官先要做人。鄧纘先曾以《吏》為題賦詩:千古清廉海忠介,高風人頌玉壺冰。熟讀歷史的他知道,為官清廉才能千古流芳,玉壺冰清才有人樹碑立傳?!敖鑶柣内詈鸀闃?經歲不聞貪吏呼?!编嚬J為做官的目的就是“經歲不聞貪吏呼”,并以此為天下之樂。早在代理烏蘇縣知事任上,他就寫詩給老師藍湘眉,表達自己的志向:夙荷師承須潔己,冰淵心跡一塵無。即堂堂正正做人,清清白白做官。他是這么說的,也是這么做的,可謂知行合一,言行一致的官員。
官有官責,人有人品。鄧纘先也是百年來廣東第一代援疆干部。為了緬懷先賢,廣東河源市人民在鄧纘先的家鄉(xiāng)紫金縣藍塘鎮(zhèn)布心村,投資修繕了鄧纘先故居,包括西域風情館、客家民俗館、鄧纘先雕像廣場和清風廊等多個文化景觀;建成的鄧纘先紀念館,打造成了愛國主義教育基地和反腐倡廉歷史教育基地,鄧纘先曾經捐建的布心小學也更名為鄧纘先小學。
一介書生鄧纘先,“去處隨萍梗,得失付云煙”,投筆出塞,成為新疆一名誠樸穩(wěn)練的基層官員,為戍邊走馬邊境,為抗暴壯烈捐軀的英勇事跡,可謂是真正實踐了“百姓有緣才來此地,期寸心無愧不鄙斯民”的為官理念。(記者 李曉玲)
-
新疆8000貧困人口護“林?!?/a>
2018-04-23 14:57:07
-
新疆打造“綠色油田” 污泥搖身變“凈土”
近年來,西北油田的“石油人”依靠環(huán)??萍迹擅睢盎狻绷擞吞锇l(fā)展與環(huán)境保護間的矛盾,在向地球“索取”資源的同時,也讓塔里木河兩岸的胡楊、紅柳愈發(fā)繁茂。2018-04-22 10:40:23
-
大數據"坑熟客",技術之罪需規(guī)則規(guī)避
2018-03-02 08:58:39
-
高質量發(fā)展,怎么消除“游離感”?
2018-03-02 08:58:39
-
學校只剩一名學生,她卻堅守了18年
2018-03-01 14:40:53
-
有重大變動!騎共享單車的一定要注意了
2018-03-01 14:40:53
-
2018年,樓市會有哪些新變化?
2018-03-01 09:01:20